6月1日起,被称为“史上最严”的《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》将正式施行。图为5月29日,两名工人在北京海淀区街头设置控烟提示横幅。中新网记者 阚枫 摄
今天是第28个“世界无烟日”,不过更受烟民关注的是,明日起,被称为“史上最严控烟令”的《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》也将正式实施,届时,北京市包括写字楼、餐厅在内的所有室内公共场所、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,彻底叫停所有烟草促销活动。按照规定,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违规吸烟的,最高将被罚款200元。
此前不久,官方刚刚宣布再度上调烟草税,卷烟批发环节从价税税率由5%提高至11%,并按0.005元/支加征从量税。同时,对国产卷烟和进口卷烟的批发价格、建议零售价格进行调整, 中国政府希望通过“税价联动”的手段促进控烟。此次北京“最严”控烟令的实施,不仅受到烟民重视,更被认为有望成为其他城市的控烟样板,因此受到各方关注。不过,一向被认为重在落实的控烟政策,此次效果如何尚待观察。
北京1000多万人受二手烟毒害 控烟任重道远
数据显示,中国现有吸烟人数超过3亿,占世界吸烟总人数的近30%,约有7.4亿非吸烟者遭受二手烟暴 露。5月20日,北京市爱卫会发布的北京市吸烟现状调查结果显示,当前北京成人吸烟率为23.4%,成人吸烟者约419万,但不吸烟却深受二手烟毒害的有 1000多万人,控烟任重道远。
北京市卫计委发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,北京市成人综合吸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,14年间从34.5%下降到23.4%。但由于本市常住人口总数一直处于上升态势,所以总体吸烟人数不降反升。
数据显示,从1997年到2011年,本市男性吸烟率从56.7%下降到42.8%,女性吸烟率从8.8%下降到3.8%,综合吸烟率由34.5%下降到23.4%。
据了解,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导致癌症、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大量发生,每年全国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超过100万,吸烟产生的医疗费用不断增加。由吸烟引起 的死亡中,慢性肺部疾病占45%,肺癌占15%;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,患喉癌的危险性高8倍、患肺癌的危险性高8至12倍、患食管癌的危险性高6倍、膀 胱癌高4倍。
“最严控烟令”来袭 部分烟民萌生戒烟打算
根据北京市爱卫会办公室的调研数据显示,目前,北京全市约有419万吸烟者,其中,男性吸烟率为43.2%、女性2.4%,吸卷烟者平均每日吸烟14.6支。
“对于老烟民来说,新版‘控烟令’确实比较严格,个人来说会避免在室内吸烟。”有着超过30年烟龄的李先生告诉中新网记者,一开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,场所的宣传提示多点才好。
将近而立之年的孟先生是银行职员,由于工作压力大,从五、六年前也染上了烟瘾:“自己应该不会在禁烟场所吸烟,但如果违规,他人提醒一定会听取。”
同样在银行工作、有着十几年烟龄的王先生,则从更理性的角度理解了“禁烟令”,他向中新网记者表示,其实对个人最高200元的罚款力度还可以更大,毕竟烟民也深知烟草的危害,希望家人可以在公共场所得到保护。
被问及日后如何解决烟瘾问题,三位受访的男性烟民一致表示要“咬牙戒烟”。王先生称,如果可能就到室外吸烟区域去抽,或者用电子烟等替代品,但从长远来看,还是要努力戒烟,对自身健康也有好处。 调查显示,超六成人不会劝阻吸烟行为
一项统计数字显示,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香烟生产国和消费国,烟民超过3亿人,被动吸烟者约有7.4亿人,包括1.8亿儿童。
基于保护妇女儿童的目的,京版控烟条例对室外禁烟区域也做出更严格的规定,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场所,幼儿园、中小学校、妇幼保健机构、儿童医院等均被列入室外禁烟范围。
被动吸烟者作为庞大的“二手烟”受害群体,被给予了更多的维权“武器”,个人劝阻吸烟行为将“有法可依”。条例规定,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内发现吸烟行为的,可直接进行劝阻;或者要求该场所的经营者、管理者劝阻吸烟者停止吸烟;还拥有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投诉举报的权利。
在中新网记者随机采访的10位没有吸烟习惯的女性中,仅两位女士表示:如看到违规吸烟行为,会直接劝阻;其余均表示会离开或者换到稍远的区域,若情况比较严重,会考虑向相关经营者或者管理者反映,让他们去处理。
“我不是执法人员,直接劝阻怕惹来麻烦,如果是在餐厅,确实影响就餐或者同行的人比较介意,我会选择换个位子或者离开。”在北京某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李小姐如是说。
中新网生活频道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结果,截止发稿前的调查结果显示:近六成受访者表示知道北京控烟令将实施,但在是否会对违规吸烟者进行劝阻这一问题的回答中,有63.8%的受访者表示会选择“离开”或者“忍耐”;而选择劝阻的人则不到四成。